• 期刊首页
  • 华大概况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通知公告
  • 华大新闻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华大概况

  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,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,占地面积2000多亩,是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,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...

通知公告

  • 关于2020年端午节假期安...
  • 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停止网...
  • 2020年华师教职工子弟(...
  • 华中师范大学关于2020年...
  • 关于尽快办理2019年度个...
  • 华中师范大学 “国家一...

华大新闻

  • 学校召开学科建设调研座...
  • 【疫后教育变革】吴砥:...
  • 专家学者云端研讨新形势...
  • 【疫后教育变革】余新国...
  • 全国首个融合教育学院在...
  • 特殊毕业季,华中师大辅...
  • 别样毕业“寄” 浓浓师生情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华大新闻 > 正文

学校召开学科建设调研座谈会 共谋教育学科发展
2020-06-29 17:21:59

6月23日,教育学院学科建设调研座谈会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,校长郝芳华、副校长彭南生、副校长夏立新出席会议,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、教育学院全体班子成员以及老中青教师代表参会。会议由彭南生主持。

\

教育学院院长雷万鹏代表学院作工作汇报。他对标对表第五轮学科评估指标,从四个明显优势和三个短板进行了深入剖析,提出了学科建设行动计划和需要学校支持事项。他表示,学院班子下沉一线,通过个别谈话和分层分类三个座谈会,精准把握了当前教育学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:一代一代教院学者,筚路蓝缕,默默耕耘,薪火相传,积累了深厚的人文底蕴,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学院将在在高层次人才、国家级平台和核心竞争团队等三个方面,勠力开拓,形成双峰并峙、二水汇流的教育学科发展高峰。

\

参会老师聚焦教育学科发展,围绕科学研究、人才培养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四个方面,建言献策,字字句句如珍珠落盘,传递的是爱国爱校爱院情怀,展现的是拳拳赤子之心,承载的是学者的新时代责任和使命。

夏立新从“起点高、目标高、期望高”三个维度介绍了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战略布局,学校围绕“固本”和“强特色”两个维度打造教育学科的整体发展思路,将举全校之力来推动教育学一流学科发展,他深感责任重大,定当用心、用情、用智慧做好相关工作,与教育学院一起扛下军令状,相互支持,共同担当。夏立新肯定教育学院3场座谈会纪要“原汁原味”,满满的正能量,满满的智慧,希望尽快转化为推动学科发展的行动计划。

\

彭南生详细介绍了学校围绕做强做大教育学科的发展思路;从高等教育改革深水区的角度,介绍了学校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使命;从“学科聚焦、学者聚合、学术聚力”方面提出了未来教育学院的学科发展思路。他指出,大家围绕促进学科的发展、促进华师的发展,开诚布公,见仁见智,各抒己见,体现了高度的责任感,深厚的华师情怀,为下一步做好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夯实了基础。希望教育学院班子能够凝聚共识、勇于担当,牵头做好教育学科的十四五规划。同时,学校将认真考虑老中青座谈会上的意见和建议,举全校之力,推动教育学科发展,迎接第五轮学科评估。

\

郝芳华在总结讲话中说,受疫情影响,这是一个推迟的座谈会,但今天教育学院的老中青齐聚一堂,展示了奋斗的姿态,传递了正能量,深受感动。作为一个百年老系,面对新时代改革的冲击,全体班子及教师能够深入思考,为再出发奠定基础。随后,郝芳华结合学校现有学科分布及特色、国家战略需求等阐述了学校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决策思路,并指出当前是两架马车、并驾齐驱,共同助力教育学冲击一流学科。同时,她明确提出学校下一步将把教育学院作为学科建设的特区,尽快制定教育学科十四五发展规划,纳入学校十四五规划,连续支持5年,在人、财、物和政策上给予倾斜,并对未来教育学科提出了若干发展思路:一是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,抓好学科的特色建设;二是要抓好学科建设的“四大”建设,即搭建大平台、组建大团队、承担大项目、产出大成果;三是要在人才培养、智库建设、社会服务、科教融合等方面下功夫。最后,郝芳华勉励老师们“要有信心,加油争创一流,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。”

\

上一篇:【疫后教育变革】吴砥:积极推进智能时代教育创新研究和实践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  • 期刊首页
  • 期刊简介
  • 期刊导读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Copyright© 1998-2010 华中师范大学 版权所有,鄂ICP备0503325